新宝GG新闻
 
知识大阶梯直通“书籍之殿”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3-09-04 00:42   

 

  123年馆史的浙江图书馆,是我国创立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目前包括之江馆、曙光路馆、孤山馆、大学路馆和南浔的嘉业藏书楼,构成了“四馆一楼”的格局。

  走进全新的浙图之江馆,所有人都会被大厅吸引——映入眼帘的“书籍之殿”,600平方米,五层楼高,满眼全是书架,人显得渺小。头顶一块巨大的电子透明屏,浓浓的科技感。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胡海荣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书籍之殿”的设计很好地表达了图书馆开放共享、拥抱未来的愿景。

  从123年前的藏书楼时代到正在迈入的数字时代,浙图一直在变,但服务读者的使命没有变。

  从“书籍之殿”通往二楼、三楼的知识大阶梯上,浙图策划了“文明·印记——图书馆变迁之路”展览,共六个单元——从结绳记事、竹简,到雕版印刷,再到机器人。其中有不少浙图的“老家底”。

  第三单元“书藏两浙”,展示了35件套的二十四史收藏柜。浙图古籍部主任陈谊告诉记者,这套柜子复制的是嘉业藏书楼的二十四史书箱。

  这组柜子展示了古代藏书家的藏书方式。胡馆长介绍,1900年,时值晚清,杭州藏书楼诞生,向学子开放,这就是浙江图书馆的前身。

  同时,“书藏两浙”的二十四史收藏柜,也展示了从天一阁、嘉业堂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图书馆的演变,浙江文化事业数百年来繁荣不息,一脉相承。

  第四单元“浙图薪传”,展示了古代“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法和上世纪90年代用的卡片式目录柜。老一辈读者一定有印象,以前借一本书要从柜子里找目录卡片,90年代计算机普及后,检索图书改用键盘了。

  第五单元“数智之光”,展示了20世纪的微缩阅读机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机器人。胡馆长介绍说,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新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找一本书,打开手机,可以根据实景导航走到书架前。不久的将来,读者借一本书,机器人十几分钟就能送达。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知识的载体不断演变。胡馆长说,在大阶梯上策划这一展览,寓意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路上,书籍是阶梯。

  值得一提的是,大阶梯尽头的墙上,是艺术家朱炳仁的铜雕作品,根据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宇宙照片创作,象征无尽的知识如茫茫宇宙。

  打卡点不止“书籍之殿”和知识大阶梯,楼上楼下还有很多。比如知识大阶梯走上来,三楼四楼之间有一段大理石楼梯,也有故事——

  楼梯风格是“双跑楼梯”,旁边有四根西方古典风格的石柱。胡馆长介绍,这里复刻的是浙图孤山馆舍的白楼大厅楼梯和大学路馆的立柱,创意来自浙江图书馆前馆长褚树青。“白楼”是浙图孤山馆舍三幢建筑之一,1910年建造,通体洁白,风格中西结合,大厅的楼梯就是这样一段“双跑楼梯”。白楼建立后,藏书楼正式改名为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也成为浙图主馆,直到1931年大学路新馆竣工。

  大学路馆也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最漂亮的就是16根巨型陶立克立柱,远看如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大学路馆建成后,蔡元培题写馆名,至今沿用。1998年,曙光路馆建成,浙图的主馆又从大学路搬到了曙光路。

  如今,浙图再一次搬家,之江馆前期设计规划工作,由褚树青馆长主持,他把孤山馆舍、大学路馆的建筑元素放在新馆的设计中,致敬浙图120多年传统。青年馆员们则纷纷表示,这里很适合拍婚纱照。

  除了这段台阶,真正致敬馆史、“秀肌肉”的,是五楼、六楼的古籍。浙江图书馆有文澜阁《四库全书》、五代的《雷峰塔经卷》等镇馆之宝以及珍稀刻本,同时还购入了大量影印古籍。

  五楼古籍阅览区,3500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古籍阅览区。在这里有10万册影印古籍,全部开架阅览,读者可以自由翻阅。

  胡馆长说,这有助于降低古籍原本的提阅频次,更好地保护古籍;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古籍功能。胡馆长希望,在全省、全国古籍研究领域,浙图未来能发挥更大力量,同时浙图将立足学术研究,壮大古籍研究和保护人才队伍,提升图书馆学术研究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8 新宝GG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