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GG新闻
 
寻遍三千岛屿 守护神话之鸟(一)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02-22 14:25   

 

  中华凤头燕鸥是世界“最濒危的100个物种”之一,作为极度濒危物种,它的濒危等级要高于大熊猫两级,因为数量稀少、行踪神秘被誉为“神线年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在浙江宁波象山韭山列岛发现20只成鸟,自此拉开保护和繁育“中华神鸟”的序幕。二十年之后的今天,“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数量从不到50只,增长到200只。

  一艘小渔船载着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缓缓滑过深蓝色的海面,朝着宁波象山韭山列岛的最南边驶去。在朦朦胧胧的雾汽里,一座黝黑的小岛渐渐现出了轮廓,高耸圆润的崖顶、陡峭的礁石海岸,像极了古代将军的帽盔,渔民都喊它“将军帽”。

  随着渔船继续向前行驶,“将军帽”的黑影变得越来越清晰。几只海鸟飞掠过来,它们围着小船飞翔觅食,犹如军队的斥候。突然间,一团“黑云”从岛上升起,这是被惊飞的海鸟群,叽叽喳喳的鸟鸣声,盖过了渔船马达的突突声。

  △海鸟繁殖的无人岛大都很陡峭,登岛往往充满了危险(资料照片,摄于2004年8月20日)

  荒岛上没有码头,也缺少平坦的登陆点,船老大只能开足马力,将船头死死顶在长满藤壶的礁石上。陈水华乘着浪头跳上礁石,手脚并用地登上岛屿,抬起头的一刹那,数千只大凤头燕鸥和铺满地面的鸟蛋映入眼帘。

  中华凤头燕鸥又叫黑嘴端凤头燕鸥,它们和大凤头燕鸥混杂而居。两种燕鸥同属鸥科,体长均40厘米左右,前额和眼睛部分白皙,头顶黑色,身体呈淡灰色,尾羽深叉状。它们体型和习性相近,外观上仅有微小差异,区别是前者羽色更白,喙的颜色偏橘色,喙尖黑色。

  燕鸥群在岛屿上空盘旋滑翔,陈水华站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打着转儿极目寻找,焦虑和紧张加重了仰头的晕眩感,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10分钟过去了,一抹更白的鸟影进入视野,陈水华举起望远镜追踪确认:“黑色的嘴尖,找到了,是它!”

  时隔近20年,陈水华依旧能感受到当时激动的心跳。这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中华凤头燕鸥,也是国内第二个繁殖群体,总数约20只成鸟,它们混群在近4000只大凤头燕鸥中。

  陈水华回到杭州没几天,就和范忠勇着手计划再去“将军帽”。相比第一次的“大雾之行”,第二次的行程更加惊险——与台风抢时间。

  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登陆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这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杭州、宁波等浙江多地均受灾,城市漫水、渔船归港。

  他们在爵溪镇好不容易等到“云娜”过境,谁料到台风“鲶鱼”已经在路上了。“将军帽”是个不大的小岛,缺少植被遮蔽,两场台风之后,岛上的燕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联系上唯一一艘来不及回港的渔船,向船老大许下“能开多远开多远,不能开马上回航”的承诺,陈水华和范忠勇趁着两场台风的间隙,顶着风浪冲向深海。

  渔船每往前开一步,都会被海浪推得升起来。一个个浪头直往甲板上打来,船工拼了命地往外舀水。范忠勇全身湿透,眼睛被雨水和海水模糊得看不清前方,只有紧紧捂住胸口用塑料袋包了好几层的照相机。

  △2003年中华凤头燕鸥考察队,左三为陈水华,右二为范忠勇。(资料照片)

  待到终于登上“将军帽”,台风已经把燕鸥繁殖群打散了,只在一个角落里,还有几只孵化的小燕鸥。范忠勇端起相机匆匆忙忙按下快门,渔船上的船老大不断催促“快走,回去”。

  这张照片意义重大,实证了中华凤头燕鸥在浙江的存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目击事件”。多日之后,陈水华和范忠勇再回“将军帽”确认:幼鸟无一幸存。这一年,中华凤头燕鸥在浙江繁殖失败。

  2013年春天,韭山列岛铁墩岛上来了一位美国大胡子——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罗丹教授。和他一起来的,还有300多只以假乱真的大凤头燕鸥和中华凤头燕鸥模型。

  他带领团队把这些假鸟模型安置在岛上,还装了两部音箱,日夜播放燕鸥群的鸣叫声。燕鸥是群居动物,喜欢扎堆。当天上飞过的燕鸥看到假鸟、听到鸟叫,就会以为“这里鸟多鱼肥,适合生孩子”。

  这是浙江自然博物院、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实施的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计划,也是我国首次应用“社群吸引技术”建立的海鸟类繁殖栖息地。能不能成功,大家心里都没底。

  象山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丁鹏与罗丹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康妮是中华凤头燕鸥的第一批“守鸟人”。为了不惊扰可能来岛上繁殖的燕鸥,他们在距离铁墩岛500米外的积谷山岛住下来,每天用望远镜观察燕鸥来了没。

  两个月时间过去了,燕鸥零零落落来过几只。它们忽悠一下落下来,马上又飞走了,丁鹏的心情也跟着又惊喜又失落。转眼间繁殖季就要过去了,丁鹏决定去铁墩岛上看看情况,原来音箱坏了。

  △2007年7月,陈水华(右一)在象山沿海大排档发放宣传折页,饭桌上有野鸟蛋。迷信海鸟蛋大补的习俗,曾经是燕鸥等野生海鸟种群的一大威胁。(资料照片)

  音箱修复后的隔天燕鸥就来了,第一天几十只,第二天几百只,第三天上千只……数字像爬楼梯一样直线上升。

  当年统计,共有3000多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来此栖息,成功繁殖出600只大凤头燕鸥幼鸟和2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这是全球首次人工建立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场。

  △2023年,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岛,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的严志文正在给当年诞生的幼鸟环志。

  为了减小中华凤头燕鸥遭遇灭种之灾的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2015年,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在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岛建立第二个人工招引繁殖场。2023年,第三个点,温州平阳南麂列岛平屿岛也正式启用。

  随着海鸟监测员需求扩大,2017年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每年都会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驻岛,监测燕鸥群“到达--求偶--产卵--孵蛋--育雏--离岛”的全过程。

  令人意外的是,这件“荒岛上的艰苦工作”得到社会的热烈响应,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杭州面试,怀揣着或浪漫或学术的梦想。

Copyright © 2028 新宝GG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