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GG新闻
 
揭秘波音737 Max空难内幕:美国大牛市如何杀死“美国制造”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3-10-10 09:32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的610次航班,从雅加达起飞仅仅几分钟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大海里,机上189人无人生还。

  空难年年有,一般情况下,媒体会铺天盖地报道3天,一周之后,大多数人就会忘掉这件事。

  但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后,这起事故把世界各国都吓尿了,媒体们被刺激得集体蹦迪,相关报道层出不穷,最终揭开了世界民航史上最严重丑闻的序幕。

  2022年,一部叫《一落千丈:波音大调查》的纪录片上映,详细揭露了这起空难的惊人内幕,让人看得血压飙升。

  只讲飞机没啥意思,所以我想借用这部电影,尝试为大家解读一下,以波音为代表的美国高端制造业,当前所遇到的一个集体困境。美国的金融业,又是如何改变美国制造的。

  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她的老公小帅正是失事航班的飞行员。坠机之后,小美和其他家属们在机场都瘫了。

  这个媒体说,它是一家廉价民航公司,过去在欧美那都禁飞,所以就是他家水平不行。那个专家说,大多数空难都是人为失误造成的,八成是飞行员小帅的锅,要是换成美国的飞行员,啥事没有。

  谁都骂,就是没人骂波音,因为人们相信它的实力。这次出事的,是波音最新最火的机型,737Max,2017年才上市,这架飞机是狮航两个月前刚买回来的,嘎嘎新。

  但当黑匣子的数据被提取出来之后,调查人员发现这些媒体都too sample,Sometimes 放屁。

  是这么回事,起飞后,一个用来测量机头角度的传感器坏了,它一坏,就向原本正常的飞机发出了错误的数据,导致飞机的多项指标报错。

  看不懂没关系,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个小传感器的损坏,导致一个要命的东西自动介入,开始玩命压低飞机的机头,飞机就往下俯冲。小帅发现后,就拼命拉高,结果这玩意再压,小帅再拉。几番挣扎之后,飞机失控,摔了。

  于是很多媒体人,比如《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长贵,开始猛CALL波音,质问为什么一个小传感器坏了,就能导致飞机压头俯冲。

  波音一开始说不知道,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发了一个官方声明,说这是因为飞机的一个叫“机动特性增强系统”,简称MCAS,出了问题,被意外启动了,导致机头下压。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懵圈了,因为谁也没听过这玩意,连美国的机长和民航监管部门也不知道。

  为什么要弄这么个系统呢?因为737 Max这种机型,在一定角度和速度下,机头会上扬,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飞机有失速的危险,所以必须上这么个系统,把机头压下来。

  狮航飞机的传感器坏了之后,这个系统就被启动了,然后飞机自动俯冲,而小帅没有及时关闭这个系统,结果就出事了。

  这么重要的系统,你为啥不早说?于是长贵这些媒体人立马写文章,说波音故意隐瞒新飞机的关键信息,把飞行员们都气疯了。在电影里,几个美国机长大骂波音不负责任,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但毕竟这么大的咖位,波音自认为这点事还能hold住,于是告诉飞行员们,安啦,这个MCAS的小Bug,我们花6个星期就能解决。

  表面上看,这不算什么大事,只要改进一下系统,然后告诉飞行员,再培训一下,就搞定了。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波音一开始就拼命隐瞒这个系统的存在,对外半个字不说,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事,就更不用说培训飞行员了。

  被媒体们集火质疑之后,波音的董事长兼CEO丹尼斯·米伦伯格,硬着头皮上了个节目,这哥们是这么说的。

  他告诉主持人,我们现在已经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发了通告,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波音737 Max是安全的。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302航班起飞后不久,又摔了,机上157人无一生还,出事的还是737 Max。

  5个月连掉了两架,于是迅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这时候波音又开始作死了,说这次坠机事故,是埃航的飞行员没有完全遵从相应的紧急程序,和它对狮航的说辞一样。波音还花重金,请人到处公关,就是要甩锅给外国飞行员。

  在听证会上,又有人质疑埃航的飞行员。这时候,美国航空英雄,萨利机长不干了,说凭什么指责飞行员,他们当时在为机上一百多号人拼命,为什么他们要对有缺陷的设计负责?

  中国没功夫听波音哔哔赖赖,黑匣子都没读,在事故的第二天就直接宣布,停飞所有的737 Max,当即引发了轰动,德法意等国也是相继宣布停飞。

  等提取了黑匣子的数据后发现,果不其然,这次还是MCAS的锅,过程和第一次差不多,最终导致飞机失控。

  数据显示,MCAS启动之后,飞机又开始俯冲,但副驾驶这次反应过来了,立刻按照波音之前的培训,切断了系统。但因为飞机速度太快,机尾受力过大,已经不能被手动控制了,于是飞机继续俯冲,摔了。

  于是特朗普下令,所有737 Max停飞。由总统宣布停飞某个机型,这在美国民航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搞清楚了原因之后,长贵们终于开始追问,为什么波音非要搞这个要你命3000系统。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波音就一直是圈里的绝对霸主,但随着空客的强势崛起,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直到2003年,空客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波音,双方为了争头把交椅,打得是头破血流啊。

  2010年,空客憋了一个大招,推出了新机型——A320neo。由于这款飞机的燃油效率很高,省油,大大减少了航空公司的成本,于是一经问世就被很多国家疯抢。在2011年巴黎航展上,一下子就卖了1029架,创了记录,甚至连自己人,浓眉大眼的美国航空都抢了130架。

  但波音认为,新飞机的研发时间不能太长,如果要重新研发,会多花好几年的时间。

  最终,波音推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在737的基础上做魔改,给它加上更大,更省油的引擎,这就是737 Max。

  波音737是1967年推出的,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它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庞大的737家族。

  除了可以大大减少研发时间,737 Max可以被认为是和过去737同一类型的飞机,这会大大缩短审批流程,又节省了上市的时间。

  如果机型差别过大,那所有飞行员必须脱产停飞,然后跑到波音那,从头到尾培训一遍,那人力成本嗷就上去了,但改进型就不需要这么作,简单讲讲就行,这就为航空公司省了一大笔钱,因为训练飞行员是他们最大的成本之一,人力成本有时甚至会超过买飞机的费用。

  这个策略奏效了,737 Max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没上市就有大批公司预定了。

  不过,为了安装更大的引擎,波音必须改动飞机的设计,引擎要放在离机翼更远更高的位置上。但这么设计的话,飞机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向上倾斜。于是波音做了这个系统,帮助飞行员调平飞机,而且因为比较重要,这个系统的优先级还挺高。

  那加了就加了,你波音为什么要隐瞒呢?长贵找到了波音的内部研发文件,发现波音的人提到,如果咱们强调这个是新功能,很可能会需要更高的认证和额外培训。这不行,绝不能去培训飞行员,否则客户下单的时候,可能会犹豫。

  于是波音的人专门研究了一个话术,对外说这是“速度配平系统”的“微调”,而“速度配平系统”早已经培训过了,不需要额外训练。在内部,咱们还叫它MCAS,但对外必须统一口径,不能提。所以外界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波音自己做模拟飞行的时候就发现,如果这套系统出了问题,在10秒种之后,就很可能会造成致命风险,所以留给你操作的时间,也就10秒钟。正常来说,波音必须给飞行员做培训。

  搞笑的,在狮航坠机前一年,人家就问过波音,说毕竟是新机型,给我们来点额外的培训吧,我们想更保险一些。结果波音一口给人家否了,说你们放心吧,新飞机没有任何问题,不需要做模拟飞行训练。

  弄清楚原因之后,导演开始深挖波音的心理动机,也就是,为什么过去视安全为命根子的波音,现在为了订单和业绩,不仅在设计上走了捷径,还冒着机毁人亡的风险,去隐瞒关键信息呢?

  这一问不要紧,波音的人开始疯狂吐槽,说告诉你们吧,其实我们早就这样了,过去那些优良传统早就扔了。

  有的人说,波音以前是工程师说了算,对质量和创新那是相当重视,我们都是刺头,发现了问题,会第一时间提出来,上头就会解决。如果按我们过去的做法,波音会重新设计一架新飞机,而不是魔改737 。

  现在好了,我们一提出问题,上头就当没听见,而且负责质检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少。

  还有人说,现在车间里经常能发现垃圾,比如图纸、工具什么的,当年一架787试飞时,我们发现水平稳定器内有一架梯子,如果梯子掉到了起重螺栓上,那这架飞机就完了。

  当被问到为什么波音变了时,这些员工几乎是异口同声,说这都怪麦道!他们把我们的工程师文化全霍霍了。

  1996年,波音并购了另一家航空巨头—麦道,麦道的原总裁(哈里·斯特恩斯佛)后来接任了波音总裁,于是麦道的人慢慢掌握了波音的最高层。

  按照电影里员工和专家的说法,麦道这批人掌权之后,看重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公司的利润、股价和市场表现。

  于是波音的老人认为,麦道的高层把波音的经营理念,从价值驱动,变成了财富驱动,具体做法是削减成本,扩大营收,然后天天盯着大盘,玩命提高股价。

  2001年,波音把总部从西雅图搬到了芝加哥,有的员工认为,这就是麦道的人想摆脱工程师的掣肘,这样在做财务决定的时候就自由了。

  不是麦道让波音变了,而是美国商业的大环境变了,罪魁祸首是美国的金融业,就算没有麦道的人,波音也必须这么玩。

  上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业的崩溃引发了大萧条,于是美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出台了各种法律限制金融投机行为。

  但80年代里根上台之后,情况就全变了,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正统治国思想。于是过去的金融限制被一个个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商业银行并购、金融衍生品等等,都不管了。

  1999年,美国最重要的金融限制法案之一,《1933年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废除,金融去监管化迎来了最高潮。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拿着老百姓的储蓄,去干炒股这类风险投资的活。这就是金融利益集团几十年不断游说的结果。

  在全面松绑的情况下,金融巨头们开始合并,体量和能量也是越来越大,美国的资本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股票市场最为核心。

  发达的资本市场,让美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从银行慢慢转向股市,股价就成了公司大股东的命根子。

  为了推高股价,大佬们祭出了两个法宝,一个是让高管的薪资和市值直接挂钩,市值越高,你拿的越多。第二招,股权激励,给你分点股份,这动力不就来了?

  于是企业的管理者只能追求短期收益。就拿波音举例,如果它真的多花几年时间,去重新设计一架飞机,那空客得吃掉多少市场份额?波音的股票怎么办?

  道理波音的大佬们都知道,于是连出了两次事之后,董事长兼CEO丹尼斯就成了替罪羊,董事会要求他辞职。但这锅不白背,公司给了他价值6200万美元的股票和补偿金。

  丹尼斯可是根正苗红,1985年就加入了波音,从工程师一步步干起来的,妥妥的家生子,你自己人都顶不住,还怪人家麦道干什么,这不扯淡吗?

  电影里,几个专家表示,如果不出事,波音的策略是成功的。随着737 Max的热卖,波音的股价从2013年开始一路蹿升。

  其实他们没说全,波音的股票上涨,除了737 Max,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股票回购。

  从2013年开始,波音就花重金回购自己的股票,截止到出事的2019年,一共花了430亿美元。

  波音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就三四十亿美元,从2013到2019年一共花了236亿,股票回购的钱是研发投入的小两倍。

  不不不,2012到2019年,美国500家主要上市企业(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一共花了4.5万亿美元来回购自家的股票,而且很多回购的钱都是借的。

  但这也成了美国高端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困境,那就是为了股价,过分看重短期收益,从而牺牲了公司的长远利益。像华为用十几年时间,花重金搞“备胎计划”这种事,就很难被董事会通过。

  波音是做军机起家的,又造过火箭和宇宙飞船,设计了这么多成功的飞机,实力依然是数一数二的,要解决这个bug并不难,无非费点事,少几个订单。

  现在737 Max在多个国家都复飞了,在中国也重新拿到了适航证。但当初就是为了眼前的利益,铸成大错,结果赔了25亿美元,市值也跌去不少,最重要的是,把100年来积累的名声都砸了。

  因为金融市场的收益远远高于制造业收益,所以很多美国著名的实体企业,心眼就活泛了,也上马了大批金融项目,有时候挣得比主业都多。

  就比如通用电器,它可是美国数一数二的高端制造业企业,涉及能源、航空、电力、医疗器械等等,但它还有个子公司,叫通用电气资本(GE Capital),它就是专搞金融的。

  通用电气资本1932年就成立了,一开始的业务,就是当顾客想买通用的产品,但手头紧时,给他们提供小额贷款,也就是消费金融。

  80年代金融去监管化之后,它的业务就多了,开始做房地产、证券、医疗金融、能源金融和航空金融,规模越来越大。在2000年前后,通用电气资本的利润竟然达到了集团的一半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总资产高达7000亿美元,已经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美国金融业的繁荣,让美国制造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趋势。这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企业把研发的钱都搞别的去了,从而拖累了技术创新。

  1995年到2019年,以GDP占比为衡量指标,美国研发投入的增速,已经落后中、韩、德国等国家,是比较慢的,这导致美国原本巨大的技术优势在缓慢丧失。

  我说的这些事美国人都知道,尤其是在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个节点上,所以他们也很着急。

  我以前做美国的视频,都是双手掐腰、理直气壮地指出它的问题。但这次,我这腰杆子就有点酸软,不是因为我中招了,你就看看,前些年有多少实体企业涉足房地产,亏着其他方面管得严一点,要不都上天了。

  经济金融化、“脱实向虚”不稀奇。制造业挣钱多累啊,那些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才有多少?哪有金融投资搞钱快,这是人性。

  金融和实体经济并不对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主次要分清楚。还是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加强监管,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一松劲,就要坏事。

Copyright © 2028 新宝GG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